
浓烟是火灾的头号杀手,很多人逃生时为避免浓烟窒息,懂得用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。但在日常防火时,却有不少人忽略了防火门的重要性。火灾来临时,关好常闭式防火门,或许能帮你尽可能拖延浓烟入侵的时间。
上午,消防大队进行了一场实验,对比了常闭式防火门开关状态下的烟气蔓延速度,以及有无烟气状态下人员的疏散速度,结果让所有在场人员大吃一惊。
实验准备:
实验用的烟雾弹等道具
为避免烟气对人体产生伤害,消防人员准备了多个演习用的黄色烟雾弹。
实验场地:
当地某符合交付条件,但还没有业主入住的小区,层高28层。
实验一
常闭式防火门开关状态下烟气蔓延速度对比
电梯前室区域
4名实验计时员分别被安排在建筑物的4、6、8、10楼的电梯前室(人流进入消防电梯之前的过渡空间),观察上窜烟气的蔓延情况,记录数据。
防火门关闭状态下:5分钟内烟气浓度下降
消防员拉开烟雾弹
实验开始,消防员在1楼楼梯间拉开一个黄色烟雾弹,并向计时员发出计时口令。
1分4秒
4楼计时员看到烟气,迅速合上防火门;
1分28秒
6楼计时员看到烟气,迅速合上防火门;
1分50秒
8楼计时员看到烟气,迅速合上防火门;
2分10秒
10楼技术员看到烟气,迅速合上防火门;
4分49秒
烟雾弹烟气完全散尽,楼梯间烟气浓度慢慢下降,能见度增加。
楼道没有被疏散楼梯间里的烟气影响,虽有少量烟气通过门缝进入楼道,但浓度对人员疏散不造成影响。
防火门开启状态下:
不到两分钟整个10楼被烟气弥漫
实验开始后,烟气迅速沿着楼梯向上蔓延
实验开始,消防员在1楼楼梯间拉开一个烟雾弹,并向计时员发出计时口令。
58秒
4楼计时员看到烟气,大量烟气通过敞开的防火门进入楼道,仅仅几秒钟后,整个电梯前室处被烟气笼罩,能见度几乎为零。
1分15秒
6楼计时员看到烟气;
1分29秒
8楼计时员看到烟气;
1分41秒
10楼计时员看到烟气;
上述楼层和4楼一样,烟气通过疏散楼梯间到达楼层后,很快通过敞开的防火门进入电梯前室,并弥漫遍整个楼层的楼道。
实验二:有无烟气状态下人员疏散速度对比
记者和消防员来到10楼,模拟逃生,此时常闭式防火门关闭,计时员计疏散用时。
无烟状态疏散速度:用时1分14秒
消防员在无烟状态下演示疏散动作
记者和消防员在无烟状态下,从10楼沿着楼梯,推开各层防火门向下逃生至1楼,用时1分14秒。
有烟状态疏散速度:用时10分49秒
烟气状态下疏散时间10分49秒
在有烟状态下,记者和消防员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向下逃生。由于能见度几乎为零,消防员和记者虽然前后距离不过半米,但只能隐约看到消防员头盔上的头灯。为确保安全,记者决定摸着墙走,但每跨出一步都会用脚先向前探一探,特别是在转弯处,需紧紧抓住疏散楼道上的栏杆,多次试探后才敢跨出一步。
随着疏散速度的减慢,记者和消防员之间的距离被慢慢拉开,在伸手不见五指又无法确认身边同伴位置的状态下,记者内心开始恐慌,且很快忘了自己已经走到第几层。
很快,记者捂着湿毛巾的口鼻内开始有异物感,在摸到一处门把手后,记者感觉像拉住了一根救命稻草,用力拉开防火门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后,这才发现自己才向下疏散了2层,手机计时器显示用时2分47秒。
虑到楼道内的烟气浓度没有下降,记者已经不敢一人贸然再次进入被烟气笼罩的疏散楼梯间,选择了直接乘电梯来到1楼,等待消防员的出现。
消防员的鼻子周围和毛巾已经被熏黄
10分49秒,原本和记者一起模拟疏散的消防员这才推开1楼安全出口的防火门,此时,他捂着口鼻的毛巾和鼻子周边都已经被烟雾弹的烟气熏黄。
太煎熬了,以前背着空呼在火场里都没这么慢。
“这还是烟雾弹的烟气,如果是真正的火场,那毒烟吸两口就可能窒息了,一旦楼道内被浓烟笼罩,整个疏散楼梯将成为死胡同。”
消防员坦言,自己在后半段的疏散中,
只能慢慢向下摸索着走。
消防员讲解防火门的重要性:
“常闭式防火门在火灾发生后可以有效阻挡火势及浓烟蔓延,是后面一道安全屏障。”消防员告诉记者,在日常消防安全检查中,常闭式防火门安装不规范和违规敞开的现象非常普遍。“此次实验,我们希望市民能关注身边的消防安全隐患,养成随手关闭防火门的习惯,发现其他消防安全隐患,也可以拨打96119向消防部门进行举报。
随着对消防设施的重视程度提升,防火门的应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,做好防火门的设计和应用,对于整个建筑的消防能力提升具有极大促进作用。苏州消防器材总厂有限公司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,并且一直在进步,对防火门的设计和制作工艺力求精益求精,令防火门在建筑消防中发挥更大作用。
购买优质防火门,请到苏州消防器材总厂有限公司。